導(dǎo)航菜單

(今日消息)郵包里的“回家路”——郵遞員王德建7年幫助20多名烈士“回家”

導(dǎo)讀 【今日消息-郵包里的“回家路”——郵遞員王德建7年幫助20多名烈士“回家”】 新華社濟南10月29日電(記者楊文、張昕怡)綠色工裝,白色頭

【今日消息-郵包里的“回家路”——郵遞員王德建7年幫助20多名烈士“回家”】

新華社濟南10月29日電(記者楊文、張昕怡)綠色工裝,白色頭盔,36歲的王德建每天騎著摩托車奔波六七十公里,把報紙、書信送到山東臨沂蒙陰縣坦埠鎮(zhèn)百姓手里。郵包里除了需要派送的郵件,還有一本《山東籍烈士名單》——工作之余,王德建就查找資料,幫助烈士“尋親”。

“收件人是一名烈士?”2015年的一天,當(dāng)29歲的郵遞員王德建分揀郵件時,一封寫著收件人為“烈士公建厚”的信引起他的注意。

寄件地址,是山東省菏澤市張和莊烈士陵園。從2013年起,王德建就在蒙陰縣郵政分公司坦埠支局上班,對周邊20多個村子十分熟悉。騎著摩托車,跑了一下午,由于地址不詳,王德建沒找到“公建厚”。按照有關(guān)規(guī)定,王德建和同事只能將信退回。這是他第一次和烈士產(chǎn)生交集。

平時工作忙碌,王德建也記不清一天要送多少信。但一年后,王德建竟又看到了這封信。這次,信上還多了一句話:“該烈士(29歲)于1947年12月犧牲于菏澤戰(zhàn)役,望郵遞員同志再辛苦一下,幫烈士找到家?!碑?dāng)烈士陵園的信件再次輾轉(zhuǎn)到自己手里,“烈士”的字眼再次出現(xiàn)在眼前,王德建眼眶濕潤了。

29歲,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齡。王德建看著這個年輕的烈士名字,被深深觸動了?;蛟S,烈士陵園那邊的工作人員,正期盼著郵遞員能投遞成功;犧牲的烈士親屬,也滿懷希望地等待親人的消息。無論是不是巧合,一定要幫烈士“回家”!

收件地址為“朱下村”。王德建跑了坦埠鎮(zhèn)許多村子,但都沒打聽到“公建厚”。突然,王德建想起,鎮(zhèn)里有同音的“諸夏村”。這是個大村,有2000多人。王德建趕到諸夏村,他見人就問,依舊沒人認(rèn)識“公建厚”。這時,一位老人無意提及,諸夏村有人姓龔?;蛟S是“公”和“龔”同音,當(dāng)時姓氏登記錯了?

在龔家胡同,王德建還真找到一位八旬老人,他自稱是“公建厚”本家。老人回憶,“公建厚”應(yīng)叫“龔建厚”。當(dāng)年,部隊經(jīng)過蒙陰縣時,他和正在田里忙碌的母親說了聲“要參軍”,家都沒顧得上回,就跟隨部隊離開了。新中國成立后,龔建厚母親曾去民政部門,打聽這個一走就杳無音信的孩子。聽說兒子犧牲,母親傷心欲絕。

幾經(jīng)周折,王德建找到龔建厚侄子龔德營。50多歲的龔德營,第一次收到郵遞員關(guān)于自己親人的信,也是不敢相信。在外漂泊了近70年的忠魂,終于“回”到了親人身邊。經(jīng)比對,權(quán)威部門確定“公建厚”就是“龔建厚”。

自那之后,王德建收到了越來越多類似的信。他覺得,能幫烈士找到親人,是一件幸福的事。

城市發(fā)展日新月異,行政區(qū)劃也在變化。加上委托人模糊的記憶和口述,幫烈士尋親困難重重,但王德建依舊堅持。7年來,他幫20多名烈士找到了“家”。核查人名和地名仍然是不小的困難。王德建說,通過做這件事,他熟悉了黨史、軍史,也算額外收獲。今年6月,他正式成為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?!拔抑皇且粋€平凡的郵遞員,幫助烈士親人傳遞了信息,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?!蓖醯陆ㄕf。

郵路尋親慰忠烈。沉甸甸的尋親名單,是信任、是寄托,更是希望、是期待!

以上就是關(guān)于【今日最新消息:郵包里的“回家路”——郵遞員王德建7年幫助20多名烈士“回家”】的信息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?。?本文轉(zhuǎn)自【新華社】

免責(zé)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刪除!

猜你喜歡:

最新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