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航菜單

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兒內科主任李雪梅: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為主

導讀 11月26日,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(fā)布會,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提醒,當前,隨著各地陸續(xù)入冬,近期我國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(xù)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,監(jiān)測顯示,近期

流感病毒、鼻病毒、肺炎支原體、呼吸道合胞病毒……被這些目前正在流行的病毒“中招”后,癥狀有何異同? 家長該如何辨別和處理呢? 哪些人可以呆在家里,哪些人必須去醫(yī)院? 遇到這樣的情況,家長應該如何準備呢?

針對家長關心的這些問題,上游新聞記者對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李雪梅進行了專訪。

上游新聞:什么是肺炎支原體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、鼻病毒感染? 他們的感染途徑有何異同?

李雪梅: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,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病毒、鼻病毒等都是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病原體。

肺炎支原體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、鼻病毒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。

上呼吸道感染無特效藥

上游新聞:四種疾病有哪些癥狀? 性能上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?

李雪梅:肺炎支原體感染:以咳嗽、中高燒為主要癥狀。

主要發(fā)生于5歲及以上兒童,以發(fā)熱、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,可伴有頭痛、流鼻涕、咽痛、耳痛等。發(fā)熱以中高熱為主,持續(xù)性發(fā)熱者高燒表明有嚴重的疾病。

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:喘息、咳嗽,無發(fā)熱或中低熱。

主要發(fā)生于2歲以下兒童,每年秋冬兩季為高峰期。 典型癥狀是明顯的咳嗽和缺氧。 感染后可能沒有發(fā)燒或中低燒。 感染后1周內有逐漸惡化的趨勢。 第3至4天癥狀比第1至2天更明顯。 第5天至第6天,咳嗽、哮喘癥狀進一步加重,第7天,10天后逐漸自行恢復。

上呼吸道感染無特效藥

流感病毒感染:高燒不咳嗽,全身癥狀明顯,如頭痛、肌痛、全身不適。

人群普遍易感,每年10月以后流感逐漸進入冬春季流行季節(jié)。 它具有高度傳染性,并在學校和家庭中迅速傳播。 典型的臨床癥狀是急性發(fā)作的高燒、頭痛、肌痛、全身不適和輕度呼吸道癥狀。 惡心和嘔吐等胃腸道癥狀在乙型流感中也更常見。

鼻病毒感染:臨床表現為常流鼻涕、鼻塞、打噴嚏、咽部不適、咳嗽、聲音嘶啞、體溫無或輕微升高,有時伴有肌肉酸痛、疲倦、頭痛、肌無力、食欲不振、頭暈等癥狀。

上游新聞:四種病如何治療? 哪些情況可以在家治療? 什么情況下需要送醫(yī)生就診?

李雪梅:肺炎支原體感染:首選大環(huán)內置藥,并給予退熱、止咳、化痰、霧化、補液等對癥支持治療。

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:目前尚無特效藥物,康復主要靠機體清除病毒。 給予霧化退燒等對癥治療,不需要抗生素。

流感病毒感染:早期診斷,早期口服特效藥物奧司他韋,普通抗生素治療肯定無效。

鼻病毒感染:目前尚無特效藥物,康復主要靠身體清除病毒。 給予霧化退燒等對癥治療,不需要抗生素。

上游新聞:哪些病癥可以在家治療?

李雪梅:經醫(yī)生判斷癥狀較輕的,可以在家進行口服藥物、霧化等對癥治療。 具體用藥請遵照醫(yī)生指示。 建議不要自行用藥。

上游新聞:什么情況需要就醫(yī)?

李雪梅:如果孩子出現反復高燒、明顯咳嗽、呼吸頻率加快,或伴有喘息、呼吸困難、面色難看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瀉、皮疹、精神不振、抽搐等癥狀,應立即就醫(yī)。她必須盡快就醫(yī)。

上游新聞:對于這四種疾病,哪些藥物有效?

李雪梅:大環(huán)內酯類抗生素是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首選藥物。 奧司他韋是治療兒童流感病毒感染的首選藥物。 目前尚無針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的特效藥物。

上游新聞:近期四種疾病呈上升趨勢。 家長應該在家準備哪些東西和藥品呢?

李雪梅:近期四種疾病多發(fā),預防為主。 勤洗手、戴口罩,養(yǎng)成健康的生活習慣。 家長需要準備體溫計、口罩、洗手液或肥皂等物品。

請不要自行服藥或囤積藥品。 一定要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就醫(yī),并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正確用藥。

上游新聞:在家如何照顧生病的孩子?

李雪梅:保證休息:保證充足的休息和能量攝入,保證水和電解質平衡,不要讓孩子帶病上學。 保持室內通風:孩子在家時需要注意室內通風,保持室內清潔衛(wèi)生。 注意根據室溫變化添加衣物。 正確監(jiān)測體溫,正確退燒:按照醫(yī)生指導正確使用退燒藥; 正確地進行物理降溫,不要退燒。 正確祛痰:按照醫(yī)生的指示使用祛痰藥物。 不建議使用強力鎮(zhèn)咳藥,輔以物理拍背。 做好隔離:患者使用過的物品應消毒。 如果在家出現發(fā)燒、咳嗽等癥狀,請佩戴口罩。 ,確保家中通風良好,不要在兒童生病時照顧他們。

上游新聞記者 石恒

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!

猜你喜歡:

最新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