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周一晚上,八點前,北大西南門外已經(jīng)有很多人在寒風中等待“鵝腿姨”。 晚上9點,頭戴粉色頭盔、紅色上衣的“鵝腿阿姨”騎著電動滑板車準時出現(xiàn)。 大家紛紛舉起相機、手機,一擁而上。 有提前預(yù)約鵝腿的同學,也有只想進來看熱鬧的。
▲27日晚,“鵝腿阿姨”陳女士被學生“圍觀”(付遙 攝)
“鵝腿阿姨”是54歲的陳女士。 近日,一段清華、北大等高校學生排隊購買她的烤鵝腿的視頻被不少網(wǎng)友轉(zhuǎn)發(fā),并迅速成為微博熱門話題。 “鵝腿阿姨”似乎一下子就成了“頂級網(wǎng)紅”了。
▲“鵝腿阿姨”從孵化器中取出鵝腿(付遙 攝)
當泡沫盒的蓋子打開時,已經(jīng)用紙袋包裝的烤鵝腿就露出來了。 提前預(yù)定了鵝腿的顧客把鵝腿拿走了,還有人好奇地看過來。 半個小時后,鵝腿就分發(fā)完了。 前來幫忙的陳女士和愛人梁先生騎上電動自行車,“沖出”人群,準備離開。
“我不想當紅,更不想當網(wǎng)紅,我只想像以前一樣簡單地做學生喜歡吃的東西?!标惻空f。
所有鵝腿需提前預(yù)約,每天只去一所學校
“阿姨,我來一份不辣的”、“阿姨,我來兩份辣的”……“鵝腿阿姨”剛停好車,西南門外就響起了消費者的喊叫聲。北京大學. 這些購買鵝腿的人絕大多數(shù)是在北大或周邊大學就讀的學生。
晚上9點準時來取微信群里預(yù)定的鵝腿,是很多學生晚自習后犒勞自己的一種方式。 但最近幾天,這位賣鵝腿的阿姨出乎意料地走紅了,圍觀的人也多了。
“清華北大鵝腿之爭”、“清華北大學生排隊搶鵝腿”、“鵝腿阿姨回應(yīng)清華北大學生排隊買鵝腿”……微博上熱搜上,“鵝腿阿姨”一度霸屏。
今年54歲的陳女士,微信昵稱“鵝腿阿姨”,至今都想不通,她是如何在幾天之內(nèi)“霸占”這么多微博熱搜的,甚至被很多人稱為“最近”人們。 一連幾天的“頂級網(wǎng)紅”。
陳女士的手機微信里有20多個群。 這些微信群的成員大多是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人民大學等北京市海淀區(qū)高校的學生。 他們根據(jù)學校大致分為不同的組。 從2018年開始,陳女士開始在這些大學附近出售她和愛人烤的鵝腿。 后來逐漸發(fā)展成為學生提前通過微信預(yù)約、支付,晚上準時送到“送貨地點”的方式。 他們每天只去一所學校,就能賣掉200多只鵝腿。
▲“鵝腿阿姨”在微信群里發(fā)布了訂購鵝腿的信息
“我們一天只能做這么多,就算發(fā)給幾所學校也做不到?!?陳女士的情人梁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。
陳女士和她的情人梁先生更常給北大的學生賣鵝腿,因為這里離他們租的西北王稍近,西北王位于北京五環(huán)和六環(huán)之間。 乘坐電動車近半小時即可到達北京大學西南門。 “北大學生的價格是15元每人,其他學校的價格更貴,16元每人。這并不是待遇不同,只是因為去其他學校遠一點?!?梁先生說道。
鵝腿有辣和不辣兩種口味。 提前在微信預(yù)約的同學,會按照預(yù)約的數(shù)量準時前往陳女士的電動車取鵝腿。 不過,27日晚,收鵝腿的現(xiàn)場明顯比平時熱鬧。 除了按照約定領(lǐng)取鵝腿的人外,還有媒體記者、短視頻拍攝者、看熱鬧的路人,都圍在“鵝腿阿姨”周圍。 每個人都舉起了手機相機,試圖捕捉更多的場景。
從工地賣盒飯到北大附近賣水果、燒烤
燒鵝腿“研發(fā)”后已暢銷五年多
“鵝腿阿姨”出現(xiàn)幾分鐘后,北大學生就開始在微信群里發(fā)烤鵝腿的照片“炫耀”。
在與北大幾乎隔開的清華大學“鵝腿群”里,有同學半開玩笑地抱怨“鵝腿阿姨”今天怎么沒來清華。 一名清華大學的學生甚至在群里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“我要搶北大的鵝腿”。
除了北大、清華等周邊高校的學生外,一些在網(wǎng)上看到消息的市民也想方設(shè)法加入“鵝腿阿姨”群,預(yù)約了27日晚的鵝腿。 在石景山區(qū)工作的北京市民王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,27日下午,他也通過以前的朋友加入了北大一個名為“鵝腿阿姨”的群組,但當他加入時“鵝腿阿姨”當天的鵝腿已經(jīng)全部訂完,直到有學生要求歸還一只,王先生才有了“撿漏”的機會。
“我騎摩托車來到這里,花了半個多小時,就是為了嘗嘗它有多好吃。” 王先生說。
日前,陳女士和愛人在清華大學東北門外分發(fā)學生訂購的鵝腿。 正是在那里,有人拍攝了他們的視頻并發(fā)布到網(wǎng)上,隨后該視頻登上了微博熱搜。
“現(xiàn)在想起來,我覺得有點遺憾。那天我不應(yīng)該去清華大學,否則我不會一下子引起這么多關(guān)注,我不想這樣?!? 11月27日深夜,梁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。
梁先生和妻子陳女士今年都54歲了。 2001年,夫妻倆從家鄉(xiāng)江蘇連云港來到北京。 起初,他們在工地附近賣飯盒。 后來經(jīng)老鄉(xiāng)介紹,他們在北大校園租了一個水果攤,賣了十幾年水果。 “我對北大更有感情,很多年前畢業(yè)的學生回到學校都會過來和我們打招呼。說實話,我們記得不多,但他們會記得我們。” 梁先生說道。
2018年前后,梁先生和妻子開始在北大西南門外賣燒烤。 不久之后,他們“開發(fā)”出了現(xiàn)在出售的烤鵝腿。 “這不是我們老家的味道,是我在賣燒烤的過程中摸索出來的。” 出來的時候沒想到會很受歡迎,所以我主要賣這個?!?/p>
由于對北大比較熟悉,陳女士和情人梁先生經(jīng)常向北大的學生賣鵝腿。 不過因為附近人民大學的學生也喜歡吃,所以也在人民大學附近賣了一年左右。 時間。 后來清華大學的一些學生也喜歡吃鵝腿,所以也去了清華大學。 “他們都是學生,有時候看到他們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樣,沒有什么區(qū)別,學生有需要我就去哪里?!?梁先生說道。
凌晨2點睡覺,早上7點起床
在北京打拼養(yǎng)育即將大學畢業(yè)的兒子
相比于愛人,“鵝腿阿姨”陳女士似乎沒那么沉默寡言,但她也表達了與梁先生相同的想法,那就是她不想成為所謂的“網(wǎng)紅”,更喜歡繼續(xù)腳踏實地。 靠做小生意謀生。
大多數(shù)時候,陳女士和梁先生都是晚上九點送鵝腿到學校。 大約半小時后,分配完鵝腿后,他們就回到家開始加工、腌制鵝腿。 “一般我們都是凌晨2點左右睡覺,7點左右起床,繼續(xù)腌制、烘烤、采購貨品。我們經(jīng)常忙到一天只吃一頓飯,就像今天只吃一頓飯?!?梁先生解釋道。 “如果還有這么多人像今天這樣,我們這幾天可能就不會來這里送人了,希望這件事情能夠快點平息,我們只是普通人,有什么可以出名的呢?”
據(jù)北京商報等媒體11月27日報道,人民大學食堂也在27日晚推出了新菜鵝腿,售價15元。 梁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,如果能在學校食堂賣鵝腿就好了,相信不會影響他的小生意。
賣鵝腿這些年,陳女士夫婦接觸的大部分都是這些大學的學生。 一般提前預(yù)約的同學到達陳女士那里時,都會帶走所訂數(shù)量的鵝腿。 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陳女士都不會看他們的付款結(jié)果。 “都是有意識地做的,很少有人不付錢就拿走?!?她說,如果學生的鵝腿被別人拿走了,她第二天就會換上。 如果兩天沒來他們學校,就在微信上給學生退款。
陳女士和梁先生用多年來在北京賣水果、燒烤、鵝腿賺來的錢,撫養(yǎng)著在家鄉(xiāng)讀書的孩子。 今年,他們的兒子即將從蘇州一所大學畢業(yè)。
27日晚上9點30分,原本裝著烤鵝腿的兩個泡沫箱已經(jīng)見底。 陳女士和梁先生騎著各自的電動自行車離開。 然而,北大西南門外,仍有不少人不肯散去。 走吧,有人拿出烤鵝腿拍照,有人和朋友視頻連線“炫耀”,還有人繼續(xù)討論剛才的熱鬧場面。
幾十米外的路口,“鵝腿姨”和愛人正坐在一輛電動車上,等待紅燈返回五環(huán)外的家。